
据美国农业部《USDA》最新发布的《中国核果年度报告》(Stone Fruit Annual-China)称,2025/26季,得益于种植面积扩大和管理水平提升,中国樱桃产量预计增长6%至90万吨。由于经济形势挑战,水果消费仍显疲软。智利樱桃因价格优势和供应增加,对华出口预计保持强劲;而受中国政府反制关税影响,美国樱桃出口可能进一步下滑。
生产情况
2025/26季(4月至次年3月),尽管西北地区持续干旱、山东等北方省份遭遇春寒等不利天气,但在设施农业(主要是温室种植)推动下,全国樱桃总产量仍将持续增长。随着投资增加和技术升级,果实品质也有所提升。作为高价值水果,樱桃种植利润仍显著高于多数其他水果。
山东、大连等传统产区种植面积保持稳定,而四川、新疆等新兴产区面积持续扩张。尽管自然条件欠佳,这些地区通过温室种植实现了樱桃产业增长,其优势在于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较低,且便于本地市场分销。
温室种植有效延长了中国樱桃供应期(2月初至7月上旬),其产量占比正快速提升,但露天种植仍占主导。
温室建设成本高昂。此外,因生长干预技术导致果实更脆弱难储存,且种植者为追求产量和果径常将树木推向生理极限,致使温室樱桃普遍甜度不及露天产品,但大型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和有机施肥可改善品质。露天种植则普遍采用防雨棚以避免裂果和着色不良。
温室主栽品种为美早,俄罗斯8号、萨米特(Summit)占比逐步提升;露天种植以美早、俄八、布鲁克斯(Brooks)、科迪亚(Kordia)、拉宾斯(Lapins)、雷尼尔(Rainer)为主。品种升级需求强烈,四川等地已自主选育出蜀早美、蜀紫美、蜀贵美等早熟耐储新品种,火箭(Rocket)、玲珑脆等新兴品种虽有上市但规模有限。
劳动力短缺和农资价格上涨推高生产成本,尤其是采收季人工紧缺。分选环节因缺乏适用设备严重依赖人力,导致品控难度大。
价格走势
樱桃价格在过去几年因供应增加而持续下跌。此外,以美早为代表的主要国产品种集中成熟上市,导致市场供应量激增、零售价格走低。2024/25产季智利樱桃的过量供应引发价格暴跌,进而压制了国产樱桃(尤其是温室樱桃)的价格水平。例如,据大连一位温室樱桃种植户透露,其美早樱桃的收购价为每公斤70元人民币,较上年下跌15%。
据预测,2025/26产季智利樱桃价格将因供应量进一步增加而继续下滑。不过,总体而言,大果径、高品质樱桃仍能维持较好价格,而小果则需折价销售。受关税上调影响,美国樱桃价格预计将显著上涨。进口商表示,附加关税及由此大幅增加的增值税将使批发价同比涨幅可能超过50%,这一价格壁垒导致他们不敢大批量采购。
消费趋势
全球供应增加、产季延长及品质改善推动消费增长。中国消费者对樱桃始终保有热情,且对果径、色泽、硬度和糖度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电商和冷链发展,进口樱桃已渗透低线城市。
美国西北樱桃等高溢价产品仍受中高端消费者青睐,春节需求呈现刚性特征。
贸易动态
进口:2025/26产季智利樱桃对华出口预计继续增长。凭借春节档期优势和自贸协定零关税,智利将90%以上产量输华,2024/25季到货量同比激增44%。
新西兰高价樱桃占少量份额。尽管华盛顿州丰收且品质优异,但受反制关税制约,美国樱桃进口量可能萎缩。加拿大晚熟樱桃、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产品因品质问题难成规模,西班牙新获准入但出口量有限。
出口:目前温室樱桃出口量极小,但随着产量提升,未来对东南亚和俄罗斯出口潜力可观。
市场营销
樱桃已逐渐从”贵族水果”转变为象征消费自由的”樱桃自由”,供应充足化推动全民消费。
中国消费者最看重樱桃的甜度、硬度、果径大小、外观和包装。受欢迎的进口品种包括宾莹(Bing)、科迪亚、拉宾斯、瑞姬娜(Regina)和桑缇娜(Santana)。对国产品种的需求也在增长,如美早、俄八以及玲珑脆、火箭等新品种。国产樱桃仍面临冷链和物流挑战,影响新鲜度和保质期。
营销渠道正在快速演变。数字平台仍是核心渠道,京东、天猫、抖音和拼多多等主要电商通过直播和折扣促销吸引大量流量,快手、朴朴等较小平台也逐渐崛起。同时,生产优质精品樱桃的中小农户往往依赖东方甄选、小红书和微信视频号等平台的口碑传播。线下零售商则通过高端产品和定制化体验实现差异化,Ole、山姆会员店、盒马、百果园和 city’super 等高端渠道成为优质樱桃的主要销售场所。
随着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和品质保证,产地品牌化趋势日益明显。社区团购和企业礼品卡等新型销售模式(尤其在上海等一线城市)正推动社区和企业场景下的高端樱桃销售。批发分销仍扮演关键角色,进口樱桃主要批发市场包括上海辉展、广州江南、北京新发地、浙江嘉兴,国产樱桃则集中在济南、大连和沈阳等区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