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新华社报道,继上月中印两国就冷冻榴莲检验检疫议定书达成协议后,印尼榴莲迎来了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契机。
“印尼榴莲在中国市场有巨大潜力,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生产出具备竞争力的产品,与来自其他国家的榴莲一较高下。”印尼经济改革研究中心(CORE Indonesia)研究员 Eliza Mardian 日前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
中国是全球最大榴莲消费国,然而印尼在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几乎未曾占据一席之地。根据印尼统计局数据,2024年印尼榴莲总产量接近200万吨,但对华出口量仅为27吨。今年1月至5月,印尼尚未向中国出口榴莲,远远落后于泰国和越南。
Mardian 指出,印尼榴莲出口中国的主要障碍在于物流和准入许可问题。与泰国相比,从印尼出口新鲜榴莲运输距离更长、时间更久,影响到产品的最终品质表现。
不过,随着出口议定书的签署,许可瓶颈将不再成为制约因素。根据协议,中国方面已正式认可印尼国家检疫局为合格监管机构,将负责对出口中国的冷冻榴莲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Mardian 呼吁印尼政府为榴莲出口提供系统性支持,包括加强出口标准的宣传培训、便利植物检疫认证流程、改善融资渠道,以及推动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冷冻仓储方面的布局。
该出口议定书也获得了印尼中苏拉威西省地方政府及业界的积极响应。榴莲是该省的重要农产品之一,产业链具备一定基础。据当地工商会统计,目前中苏省的主要榴莲产区——帕里吉穆通县(Parigi Moutong)拥有超过1100公顷的榴莲种植园,树龄成熟的榴莲树数量超过11万棵,并配备有16个达到国际标准的榴莲分选包装厂,具备出口准备条件。
中苏拉威西省省长 Anwar Hafid 在6月4日就对华榴莲出口专题座谈会上表示,该省政府高度重视本地榴莲产业的发展,未来将加快推动产业升级,积极拓展中国等海外市场。他强调:“中苏拉威西具备成为榴莲出口重要基地的潜力,我们将抓住此次机会,全力以赴拓展对华出口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