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3月15日,有媒体发表了名为《放两个月都不会烂的沃柑,果农从来不吃》的文章,称“部分果商为保证沃柑品相,擅自调高除菌农药的稀释浓度,泡药后安全间隔期被忽视,不经储藏直接上市,果农称他们从来不吃”。此事引发广泛关注。
据报道,事发后,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多个部门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对辖区内100多家水果分选加工企业以及相关产业链进行全面排查,目前随机抽检的沃柑加工样品全部合格。
随后,当地多个部门对此事进行回应。广西南宁市武鸣区人民政府发文称,联合工作组实地排查发现,所排查的水果加工企业都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选用国家允许使用的保鲜剂进行规范保鲜处理。南宁市农业农村局也发布消息称,工作组在武鸣区随机抽取了六家沃柑生产企业,共抽取18个样品送检,结果显示本次送检样品全部合格。
3月18日,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产品是否合格应以检测报告来认定,与“不规范用药都是不合规的产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报道称,3月19日,执法人员又检查了水果分选加工企业四家、纸塑包装店三家、农资经营店七家,发现其中一家纸塑包装店在未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销售保鲜剂,执法人员当场立案,查获违法经营农药37.7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