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siafruitchina.net/20471.html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对进口水果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疾控专家吴尊友:食用进口水果没有风险

据《新京报》报道,2月3日,在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召开的《农产品批发和农贸市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点——进口水果交易》标准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对进口水果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解答。
吴尊友表示,在进口水果的存储、运输过程中,温度不低,但也不会很高。如果这个过程中有污染,病毒在这种温度的存活时间为7~10天。此外,检测核酸阳性的进口水果商品,只能说明这个物品被病毒污染过,存在的可能是活病毒,可能是死病毒,也可能是病毒的核酸片段,并不一定具备感染性。近期出现的核酸阳性进口水果绝大部分都是没有传染性的。截至目前,全国还没有报告过,由于进口水果或包装污染引起从业人员、消费者感染的案例,进口水果仍然是安全的。
报道称,针对消费者担心进口水果安全的问题,吴尊友表示:“我们有一系列措施能够保证进口产品仍然是安全的。首先在海关有检测,对整体外包装进行消毒处理;在市场流通环节,从入库到市场销售,通过相关的指南实施,这些管理都减少了风险。在经过两三道关卡后,消费者购买市场上的进口水果,有活病毒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我自己经常购买进口水果,像香蕉、樱桃、蓝莓等,总体来说,市场上销售的进口水果还是安全的,采购、销售、食用进口水果是没有风险的。”
吴尊友特别提示消费者,在购买进口水果等商品时,如果购买到核酸检测阳性的商品,也不必担心:“即便是检测核酸阳性的商品也基本上没有传染性。”吴尊友建议,进口水果能清洗的需要流水清洗,香蕉可以不清洗直接吃,吃完避免手直接触碰嘴眼鼻,要先洗洗手,需要明确的是新冠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
针对进口水果在市场流通环节的安全保障,吴尊友提出,国内市场继续销售进口水果,进口和国产还是要分开,减少国产水果和进口水果的交叉污染。如果都能够按照相关指南来做,国内市场继续销售进口水果,不会造成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