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siafruitchina.net/15851.html
每日优鲜在成立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成为行业佼佼者,在北京实现单城盈利,并于去年4月完成了4.3亿元B轮系列融资。公司首席执行官徐正接受亚洲水果采访。
每日优鲜CEO徐正:“又快又好”是生鲜消费最核心诉求
每日生鲜CEO徐正

每日优鲜成立至今仅有两年左右时间,但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今年又吸引到2.3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进行了布局的战略调整。每日优鲜目前是怎样规模,新的资金会主要用在哪些方面?
徐正:每日优鲜正式成立于2014年11月,是专注移动端的O2O生鲜电商。两年时间里,我们已经完成果蔬、肉蛋、水产、乳品、速食、零食、饮品、粮油等全品类的生鲜布局。在主要城市我们建立了“城市分选中心+社区配送中心”的极速达冷链物流体系,实现生鲜产品两小时送货上门。目前每日优鲜的月订单量超过100万单,月交易额在亿元级别。
今年4月,我们获得了2.3亿元的B+轮融资,加上去年年底腾讯领投的2亿元,B轮系列已完成4.3亿元融资。我们会重金布局上游供应链,进一步挖掘和整合上游优质农产品资源、继续完善城市冷链交付体系的建设,在全国核心城市拓展微仓站点,为更多用户提供两小时极速达服务。
和其他主流生鲜电商相比,每日优鲜运营有怎样的特别之处?
:首先,商品方面我们采用全品类精选的模式。在全品类布局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精选SKU,采用小规格包装。每个品类下坚持较少的单品,不提供众多的长尾商品供选择。从千百种同类商品中挑选出一两款精品是生鲜电商平台应该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我们有专业采买团队,都是农业生产一线经验丰富的买手,他们对于每个品类最好的产地和货源熟谙于心。物流方面,我们的极速达冷链物流体系在华北、华东、华南地区建立了三大城市分选中心,并根据订单密度在商圈和社区建立微仓,覆盖周边半径三公里。采取“冷源+时间冷链”的配送方式,保证商品新鲜品质和两小时交付。目前,我们是国内微仓站点最多、冷库总面积最大的生鲜电商。
运营方面,我们聚焦移动端,在我们的app和微信商城上,做了很多社交化的运营。坚持以客带客口碑传播,从用户来到商城、整个购物过程中以及售后所有环节,每一次和客户的接触点,都有鼓励用户二次传播,二次转发的产品设计,帮助每日优鲜在用户量上获得了非常快速的成长。
你曾说过,如今资本对生鲜电商转冷可能是一个好的现象,让行业可以更理性化发展。可以进一步解释你的这个看法吗?
:其实所谓的资本寒冬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周期,而现在还远不到“寒冬”。资金链没有断,市场是有钱的,可以相对更有效地进行优质资源的配置。 资本回归冷静,整体融资的案子减少,直接好处就是资方能挑选出真正具有发展潜力的创业者。有的时候,我很庆幸寒冬来临,资本不再浮躁,对每日优鲜这种在基础设施上大量投资,而不是盲目补贴的公司开始认可。在资本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完成大笔融资,才能代表企业的真正实力。我们坚持不做大规模地推,不盲目低价促销,因为没人愿意投资一家持续烧钱和亏损的公司。能为资方带来好的投资回报率的前提是,创业者比资方更懂投资。
今年有新闻报道每日优鲜在北京实现了区域性盈利。与此同时,公司却进行了大型的布局调整。原本规划30个城市的规模,后来却砍掉20个城市,所有资源集中在北上广深等十个中国主要城市。这样的规模收缩带来了怎样的效果?
:我们现在在夯实我们的两小时达服务,我们发现当把所有资源聚焦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站点建设、质量把控和商品开发更快,销售额也成长得更快。7月份我们在北京已经实现盈利。未来每日优鲜会继续聚焦、做透现有的十多个城市,加快冷链基础设施的建设,继续提升服务质量,将北京成功的盈利模式迅速复制到其他城市。
最新一轮融资中,每日优鲜表示将投入2亿元布局上游,做品牌孵化和农资服务。可以更多介绍一下这一计划吗?
: 布局上游一定是生鲜电商发展战略的关键。一方面,中国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产地管理、冷藏技术、上市的周期管理以及销售端的信息不通畅,相关源头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所以生鲜电商必须不断向上游产业链顶端延伸,降低成本,把控品质。 生鲜电商也是一个链条很长的行业,生鲜商品很难标准化,造成生鲜电商的痼疾——有品类无品牌。而将非标品尽最大努力品牌化,必须要从供应链开始。向上游挖掘的深度决定了品牌的高度。所以选择深耕上游,也正是看到了从种植源头推动生鲜标准化和品牌化的重要意义。每日优鲜致力于成为优质农产品孵化器,我们投入一亿元打造细分品类的黄金品牌,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随着生鲜品牌化和差异化的逐步发展,每日优鲜避免长尾商品走精选线路的模式在未来是否仍会可行?消费者是否依然会仅仅满足于好品质,为了便利放弃对差异化产品的需求?
:我觉得“又快又好”是当下生鲜消费最核心的诉求。生鲜电商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在商品的差异化,香蕉、牛油果大家都在卖,关键是谁的品质够好,价格实惠,服务到位。这就回归到零售本质,我们不断打磨产品和购物体验,都是围绕这个本质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好品质、便利,与差异化也并不冲突。我们在每个品类的选品中,也会注重差异化,比如不同产区、不同甜度或者不同规格的商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我们也会推出一些新面世的商品给消费者“新奇特”的选择。说回全品类精选的模式,依然是可行的,这是我们经过验证的商品策略。生鲜没有低持有成本带来的长尾效应,长尾过多,库存周转时间变长,容易腐烂,货品的残值都没了,持有成本远超过资金成本、仓储占压成本,所以长尾讲不通。好市多(Costco)和阿尔迪超市(Aldi)也都是这样的精选策略。
*本文最早发布于《Asiafruit亚洲水果》中文特刊201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