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为何会在今年成立生鲜事业部?目前京东自营生鲜业务怎样的规模?
王笑松:京东生鲜事业部是今年年初成立,4月开始自营水果正式上线。几个月来。我们基本每月销售额环比都在翻倍,增长势头很好。这印证了我们最初的判断──好的产品一定会得到消费者认可。
京东有超过两亿的活跃用户。他们过去习惯在京东购买3C,服饰和家居用品等消费品。我们相信他们也有购买生鲜的需求,尤其是水果这个品类。我们对京东用户做过调研,结果显示40%的顾客,也就是约八千万人,表示愿意在网上购买水果。试想,如果每个用户每月在京东消费50块钱购买水果,这就是40亿元,一年就是400多亿。因此我们非常看好水果,相信后续增长还会加速,只要我们把产品品质做好。
品质是京东生鲜发展所关注的重心。初期发展会更看好品质更为稳定的进口水果产品吗?
王:因为生鲜是非标品,只有把品质做好,用户才能养成在你这里购买的习惯。我们看到进口水果在网上更受消费者青睐,品牌更被消费者接受,产品标准化也高。不过,国产水果有一部分也在向标准化发展,因为一些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等也开始注重品质的提升和品牌的打造了。所以相信未来中国国产水果也会有很好的线上销售。
中国生鲜零售电商目前面对的最大难题是实现盈利。京东在这方面有怎样的战略计划?
王:整个生鲜电商都在亏损的泥潭挣扎,行业亏损率在40%左右,非常不健康。所以目前看到很多电商都难以维持。做零售,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成本主要来自两个地方:获取用户成本和客户服务成本。线上不需要线下实体店的租金,但需要花钱买流量,做营销推广,这些获取用户的成本是很高的;而在客户服务成本方面,线上对应的就是订单履约成本,是仓储和配送方面的成本。
从这两方面看,线上纯粹的生鲜电商和线下销售比是没有优势的。线上流量购买成本不提,线上每单的仓储和配送费用,按照中国冷链物流收费标准来看(一地发全国),一般都在50元左右。所以整体运营其实要比线下更高。而从消费习惯来看,消费者也更喜欢线下购买,因为看得见摸得着,所见即所得。为了吸引消费者,电商可能不得不比线下卖得更便宜。成本比线下高,价格比线下低,这难以盈利,这是时下业内不十分看好生鲜电商的原因。
京东看到了这一商业模式的不确定性,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来做生鲜电商呢?因为我们看清了自己的优势所在。从获取用户成本来看,我们已经有超两亿的用户了,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些用户去购买生鲜。
如何能让购买3C产品和服装、家电的京东用户培养出购买生鲜的习惯呢?
王:京东有大数据,知道用户在京东购买了哪些产品,有哪些页面浏览,哪些消费习惯等等,可以进行精准的画像。举例来说,生鲜主要以家庭用户为主。我们通过购买奶粉和尿不湿的用户分析他们孩子的大致年龄,通过家庭购买粮油我们可以大概知道家里的人口。基于这些精准画像,我们可以制定精准营销。可以说,京东在获取用户的成本上几乎为零。京东PV每天是超过五亿,有大量的产品曝光和展示的机会。好的产品可以通过我们流量的支持,让消费者从了解逐步发展到购买。所以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为顾客提供好的产品,我们京东生鲜就会越来越好。
而在用户服务成本上,我们也有优势。京东有超过五万人的自营配送团队。为降低冷链物流成本,我们使用保温箱的形式递送。因为可以反复使用,成本就比普通物流高不出多少,每一单冷链物流成本低于10元。
但保温箱是否在运输距离上有一定限制呢?
王:是的,所以我们用主仓加外辅仓的形式来延伸我们的配送半径。我们在北京、上海、广州有主仓。在主仓其半径150公里左右,我们设置前置仓。目前,天津、杭州、深圳、南京都有我们的前置仓,里面产品是按照订单分布和销售情况由系统自动预测性地从主仓分配过去。订单的驱动需要预测精准,这来自对数据不断的学习,京东六年前就开始推出了这一技术。
用户下单以后,我们会直接从前置仓取货,让消费者更快收到货物。
除了前置仓以外,京东未来是否会加大和永辉超市的合作,进一步发展O2O业务?
王:和永辉的合作,现在是通过京东到家这一平台在运营O2O的业务。用户在京东到家下单,配送员到线下超市取货给用户送过去。京东生鲜目前还没有直接和永辉进行O2O合作。
不过,未来不排除京东和永辉在供应链端的合作,比如联合采购。因为永辉在中国生鲜领域做的非常成功。他们有大的采购能力,生鲜团队也非常专业。我们可以联合做采购,降低流通的成本,给上流供应商更多信心的同时,线上销售也可以增加品牌曝光和产品覆盖,这在线下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合作会给供应商带来更大的价值,实现1+1>2的效果。
其他一些综合电商选择风险更小的平台服务式轻模式,而京东生鲜为何会自建物流发展自营的重模式?
王:京东以“国民企业”为目标,希望可以从利国、利民、利企业三个方面发展。
我们相信,中国农产品流通的环节仍存在巨大的机会点。但是目前流通成本很高,损耗很大。从利国层面,为降低行业流通成本,我们自己建立冷链物流体系;从利民层面,中国消费升级,老百姓从过去的“吃不饱”到现在的“不敢吃”,需要我们担任买手角色,找到有品质的产品让用户吃得放心舒心。利民同时也指农民。中国农民是很辛苦的,因为行业缺乏标准,他们在销售环节没有议价权。上游采购商更多关注的是价格,农民只能也压低成本。但我相信农产品是一分钱一分货的。降低成本就是牺牲质量,进入恶性循环。我们希望通过京东推广,可以让好的产品有合理的价格,让用心种植的农民获得更好的收入,让更多人加入到做好产品的行列中。相信只有在这两点做好了,才能真正做到有利于企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大投入做重模式的原因。